泛亚电竞官方入口网站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泛亚电竞官方入口网站 > 新闻动态 > 76年龚全珍离休,甘祖昌反对四女儿顶班: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_革命_毛主席_井冈山

76年龚全珍离休,甘祖昌反对四女儿顶班: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_革命_毛主席_井冈山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1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
当然可以!我会帮你保持每段原意,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,让文章更丰富,字数变化不大。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:

---

作为一名亲身跟随毛主席投身革命事业的将军,甘祖昌对新中国的建立贡献巨大,这一点无可置疑。正是他和无数革命先辈们的努力,才换来了国家的崭新面貌。

当时国家有一项政策,规定父母退休后,可以由一个子女顶替其工作岗位。甘祖昌的妻子龚全珍在担任小学校长15年后离休,四女儿因此获得了这个“顶班”的机会。虽然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,家里人也都没有异议,但甘祖昌却有不同的看法,他特意把女儿叫到面前,认真地和她谈了一番。

展开剩余90%

1976年,龚全珍结束了长达15年的教职生活,正式离开了工作岗位。这个消息让整个家庭都非常高兴,他们聚在一起,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,庆祝这难得的轻松时光。

按照当时的政策,龚全珍退休后,她家中可以推选一个子女出来顶替她的工作。幸运的是,这个机会落到了甘祖昌的四女儿身上。消息传来,许多人都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甘祖昌知道这件事后,思虑良久,觉得必须跟女儿好好谈谈。于是,他郑重其事地叫她到身边,语重心长地说:“孩子,你已经长大了,应该学会自立自强,为自己开辟一条出路,不要总想着依靠父母的功劳。你完全可以去做其他工作,别想着占着这个名额不放,让那些更有能力的人去承担责任。”

听完父亲的教诲,四女儿深受感动,最终尊重了父亲的决定,放弃了去学校顶班的机会。

甘祖昌出身农民家庭,一直秉持“做人要不忘初心”的理念。他坚信不能因功劳而自满,更不能让子女产生优越感,而应当培养他们的责任感,真正为国家贡献力量。

1905年3月23日,甘祖昌诞生于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桥头村的一个贫苦农家。年幼时,他就深知生活的艰辛,家里时常捉襟见肘,日子异常拮据。

6岁那年,在舅舅的接济下,甘祖昌仅在私塾读了一年书,便早早地回家帮忙种田,还时常去地主家应工。与长工、短工不同,应工是一种无固定时间、随时被遣散的临时劳作,工作十分不稳定。

1920年,甘祖昌以其忠厚可靠的品格被从外地回来办学的共产党人陈竞进、谢运鹏、朱绳武等人发现,成为农民协会的工作人员,积极投身农民运动。到了1925年,年仅20岁的他担任了坊楼乡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,肩负起更多重任。

1927年7月,江西省农民协会负责人方志敏来到坊楼乡,召开群众大会,宣传革命理念。会后,甘祖昌主动向方志敏请教,认真聆听这位革命前辈讲述农民贫穷背后的根源。

方志敏的分析让甘祖昌第一次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有了深刻认识。他回家后反复思考这些话,内心逐渐萌发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向往。8月24日,在谢运鹏和苏国珍的介绍下,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9月,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经过莲花县,奔赴井冈山,这一行动极大振奋了当地党组织和群众,掀开了革命的新篇章。

1928年8月,在党组织的推荐下,甘祖昌被调任莲花红色独立团军需处处长,负责修械所及相关军需工作,承担着重要职责。

当时,甘祖昌不仅管理修械所,还经常参加战斗,工作十分繁重。为适应战争环境,修械所人员都备有担子,一旦敌军来袭,立即挑起工具转移,待安全后再重开工。

同年,组织决定派甘祖昌赴井冈山,参加红四军训练班,聆听毛委员讲授革命理论。消息传来,他兴奋不已,简单收拾后当天下午便踏上了行程。

尽管同志们劝他第二天再走,因为当天赶不到井冈山,但甘祖昌心已飞越千里,他坚持马上出发。

路上,他舍不得休息,但天色渐晚,到永新时已黑透,饥肠辘辘的他终于找到一家小客店,匆忙吃了点饭便想继续赶路。

店主见状,劝他留宿一晚,因为山里夜晚寒冷且风大,但甘祖昌听出了好意,婉言谢绝,继续赶路。

半夜时分,天忽然下起雨来,雨水浸透了他的衣服,寒气逼人,牙齿不停打颤。他知道不能停下,必须坚持前行。

走着走着,他看到前方有户人家窗户透出微光,便敲门求助。开门的是一位和蔼的老人,见他冻得发抖,热情地邀请他进屋取暖。

老人得知甘祖昌要去井冈山后说:“你是来革命的吧?我儿子也在井冈山当红军,我知道一条近路,明早我带你过去。”

第二天,老人早早起来准备早餐,还备了烤红薯给他路上吃。翻过几座山后,老人指着一条小路说:“沿这条路一直走,翻过那座山就是井冈山。我的儿子叫陈毛崽,见到他告诉他家里一切安好,让他安心革命。”

告别老人,甘祖昌顺利抵达井冈山,受到热情接待。一位办事员带他去八角楼见毛主席。

毛主席见到他,亲切问道:“来了,很好,你叫什么名字?”甘祖昌回答:“报告首长,我是红军战士甘祖昌!”

毛主席笑着说:“你是莲花人吧?快坐下聊聊。”

甘祖昌向毛主席汇报了莲花赤色队发展为红色独立团的情况,毛主席十分欣慰,鼓励说:“从一支枪发展成一个团,成绩不错!相信将来还能发展成师、军,革命会不断壮大。”

毛主席还关心甘祖昌的文化程度,得知他仅读过一年多私塾,便叮嘱他革命中要不断学习马列主义,虽然敌人封锁,但要有信心。

随后,毛主席详细询问了莲花县武装斗争的形势,嘱咐他回去组织红军和赤卫队,坚决打击敌人,为革命根据地保驾护航。

这次谈话极大增强了甘祖昌的信心和斗志,他回去后积极向组织汇报毛主席的指示。

在一次战斗中,甘祖昌头部被敌人斧头击伤,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才慢慢康复,但额头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疤。

1930年12月,他调任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副科长,负责生产计划、原料采购,同时兼管会计、出纳和一百多人的伙食供应。

1934年8月,红六军团在任弼时、萧克和、王震领导下突围西征。9月,甘祖昌在筹粮途中头部再次受伤,被敌人流弹击中。

10月,红军开始长征。甘祖昌随队伍艰难前行,险些丧命于雪山之中,幸亏拉着任弼时的马尾才得以脱险。长征结束后,他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补充团供给处主任。

抗战时期,他所在部队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,甘祖昌担任供给部军需科科长,后来晋升为359旅供给部副部长。内战爆发后,他历任晋绥军区359旅供给部部长、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和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。

1949年,甘祖昌调任第一兵团后勤部部长,随军进军新疆。面对新疆复杂的环境,最大的难题是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。

为此,他经王震批准,带队在新疆展开了为期20多天的深入调查。调查后,他向王震提出建议:“新疆连年丰收,农民将粮食埋藏在地窖中不肯拿出,主要是因为国民党反动派不收羊毛,牧民没钱买盐茶。我们可以和苏联协商,用牧区羊毛换取生活日用品,解决牧民燃眉之急,这样粮食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”

王震采纳了这一方案,顺利解决了军队粮食保障难题。

新中国成立后,甘祖昌先后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及财务处处长,后升任后勤部部长。他的努力稳定了新疆物价,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。

1952年,甘祖昌在郊区检查时,乘坐的轿车因特务破坏坠入河中,他严重受伤,嘴唇裂成三片,下巴脱臼。手术虽治愈了外伤,却留下了脑震荡的后遗症。

这之后,他时常昏倒,不得不前往庐山疗养,病情未见好转。

1955年,解放军实施军衔制,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。穿上军装的他心里却感到惭愧,总觉得自己的贡献远不及许多牺牲的战友。

回家后,他对妻子坦言:“比起那些为革命献出生命的同志们,我的贡献太少,组织给我的荣誉和地位过高了。”随后,他向组织递交了辞职申请,称因脑震荡后遗症无法继续领导工作,但愿回乡务农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。组织未予批准。

1957年,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来新疆视察,甘祖昌当面再次提出辞职,这次申请获准。

8月,他携全家返回故乡莲花县,这是他20多年来首次回乡。妻子龚全珍年仅34岁,却深知丈夫的志向,她说:“老甘不是普通农民,正如他说的,‘活着就要为国家做贡献,干不了大事就干小事,干不了复杂事就干简单事,绝不能无功受禄,也不能不劳而获’。”

临行前,甘祖昌嘱咐:“新疆到莲花路远,尽量少带行李,为国家节省差旅费。”全家14口人,仅带了3个行李箱。他还带回8只精选笼子,内藏6头优良约克猪、15对安哥拉兔和15只来航鸡。

回到

发布于:天津市

首页| 泛亚电竞官方入口网站介绍 | 产品展示 | 新闻动态 |

Powered by 泛亚电竞官方入口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